12月30日,双创学院在图书馆501创新创业实训室组织开展了《服务机器人创新技术》公开课活动,来自电信学院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4个专业2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本次公开课是天津职业大学技能类协同中心开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系列科普活动之一,由电信学院刘书强主讲,他结合服务机器人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开发系统平台等实践经验,带领师生学习与体验了基于ROS开发服务机器人新功能技术。

刘书强老师简要介绍了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从最初的自动化机械臂到现在高度智能化的服务机器人的演变过程。讲解中,刘老师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服务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人类的需求。他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服务机器人在医疗、教育、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使师生领会到服务机器人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人机交互方式、服务模式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探索和革新。随后,师生在物联网服务机器人实训场景中,现场体验了应用ROS语言与机器人进行通讯,操作机器人完成酒店服务实训任务。
互动环节中,刘老师鼓励学生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活跃。一位来自电信学院的学生提问:“服务机器人在未来是否能够完全替代人类的工作?高职毕业生在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就业岗位会有哪些?”刘老师回答说,虽然服务机器人在某些领域能够提高效率,但人类的情感交流和创造性思维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当前服务机器人面临安全性、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挑战。未来同学们可以从事机器人新功能设计开发,维修、维护等岗位工作。互动引发了师生们的深思。
此次公开课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新的机会,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课程,他们对服务机器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未来的学习方向也有了新的规划。未来,双创学院将依托创新创业实训室、众创空间等实践平台,举办更多技术创新科普公开课、技能创新实践沙龙等双创教育活动,为师生创新实践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